重要的来源。
\n
自从天竺王徐爱军请董仲舒去天竺之后,对其极其重视,食则同席,寝则同榻,董仲舒去天竺三年时间就从天竺王幕僚晋升为天竺王丞相,他在天竺可谓是如鱼得水,他自然要回报天竺王的重视。
\n
于是董仲舒则开始了自己在天竺的改革,他首先对天竺的吏治下手。
\n
对于天竺吏治的腐败董仲舒是极其震惊的,他认为天竺的腐败,已经到了不反腐要亡国的程度了,他甚至担心天竺出现一个太上皇一样的英雄,把汉人的势力赶出这片土地。
\n
而为了反腐,董仲舒大量招募大汉的儒家子弟,以这些人取代天竺原本的腐败分子。
\n
天竺人也算是绝了,逼的董仲舒这样的儒家之人也要行法家之道。
\n
经过了一年多的打击,董仲舒不敢说天竺官吏能有多清廉,但那些只会贪污,不会做事的无能之辈大量被清理出去,大汉来的儒生取代他们,下面的官员也懂得执行天竺朝廷的命令。
\n
而后他对土地动手,限制私人占有土地,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以赎买的方式,把豪强贵族的土地再次均给天竺的平民。
\n
针对天竺贵族豪强霸占经济作物,盐业,钢铁等高价值的行业,他强力实行官营政策,把经济作物园,盐业,钢铁等工厂收归少府所有,增加天竺朝廷的财政收入,而对天竺民间,他压制奴婢制度,打击天竺本土的四等人制度,打击天竺本土的宗教势力,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
\n
在董仲舒这一系列的政策下,天竺国的财政收入增加了一倍,第一次超过了百亿钱。
\n
这要是在封建时代的,董仲舒此时的功绩足够堪比管仲乐毅,但可惜这条时间线,全球已经被大汉拉入了工业化的时代了。
\n
天竺的这些改革措施,就是暂时的让天竺的财政由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