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的才华,若是写另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在今时今日,必然会获得更高的声誉。”
“正因为他是红楼的忠实读者,不忍看红楼后续丢失。这才让这位极具才华的高鹗,冒着极大风险,做出了续写红楼,这种极高挑战,选择了与一位天才并立,接受后人审视和评价!”
“‘困厄失意,才华过人’,这八个字,足以形容高鹗一生。”
吴庸缓缓说:“由此可见,顾同学你刚才所说的第一条,高鹗无才,并不成立。”
前排中。
司徒老点点头,“小吴说的不错,这的确是当时大家对高鹗的评价,很高。”
话筒中。
突然传来一声不适宜的声音,“就凭这一点,也不足以证明,后四十回,就是高鹗续写。”
这人正是周成国。
他站了起来,盯着吴庸,眸子中流露出了愤恨和怨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来了!
来了!
许多记者激动。
“快,拍下来。”
“将他的表情,拍下来。”
“终于来了。”
“周成国第一个忍不住跳出来了。”
“哈哈,看看吴庸怎么回答!”
吴庸丝毫不着急,这次似笑非笑的反问道:“请问这位周教授,可曾听过脂砚斋这个名字?”
许多人皱眉。
或是愕然。
显然是没有听过。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听过的。
周成国也在其中,他嗤笑道:“脂砚斋,是在五年前某个古文吧里面,出现的一个人物。”
“红楼原名叫石头记。”
“当时这个脂砚斋便是在贴吧内,再度评价了关于红楼,发布的东西在当时的确引起了不小人关注。”
“但东西太过于莫名其妙,且非常残缺。因此,根本不能作为参考。”
周成国看看吴庸,讽刺道:“你现在搬出的这个脂砚斋,如果以此为依凭,你觉得大家会相信?”
许多人第一时间搜索这个脂砚斋起来。
果不其然。
还真在一个比较老的贴吧内找到了。
就如周成国说的,批评和资料,都非常惨残缺,根本不能作为依据。
吴庸笑道:“周教授说的很对,的确脂砚斋给出的资料不完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