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时有发生,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得不‘浑浑噩噩过日子’,“将就凑合混人生”?
\n
原因在于人失去了道,进而慢慢的,德也随之衰落。
\n
尧舜之后,中国人换了三副假肢,哼哧哼哧推着历史的小车轮,颠颠簸簸几百万人推了约有两千年。
\n
到了秦朝建立,秦始皇肯定是不希望社会上风气继续败坏的,但是他的处理办法一靠压,二靠消耗。
\n
汲取了失败经验的扶苏,只能拿古代科学和后来的千年历史、器物、制度、文化重新处理这件事。
\n
扶苏决定从源头开始整治问题。
\n
作为大秦帝国的皇帝,扶苏手中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做任何事情。
\n
虽然孔子做得了的事情扶苏做不了。可是孔子做不了的事情,扶苏却做得了。
\n
让贵族们去学习仁义礼智信,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约束。
\n
虽然在张苍看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搞阶层固化,是搞家族权力。但是扶苏还是坚持推行让公子们学习经典,并且掌握经典解释权。
\n
而下一步,就是把道的知识重新下放于民间,把道的知识释放给民。
\n
这就是开民智的真实目的所在,只有人们重新回到道之中,这样才会拥有真正的德——上德。
\n
而这就是秦二世文教改革内容之根本所在,核心所指。
\n
过去提到的东西,始终是下菜的边角料,在帝国内部弘扬道统,顺应天时,利用地利,做人在天地之间应该做的事情。
\n
所以扶苏的文教改革,并不是要做人为的“道德教化”,而是把从上古时代黄帝研究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