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听闻此令,蔡邕内心激动不已,暗自思忖明日便将小女儿贞姬送入宫中。
他这般盘算,自觉并非是趋炎附势、妄图攀附权贵,实在是因宫中兰台令史蔡文姬忙于修史之事,忙得不可开交,送小女入宫之事便不能再耽搁,以免耽误修史这般大事。
接着,赵淳的目光在人群中缓缓巡睃了一眼,那目光犹如锐利的鹰眼,扫视着众人。
随即,他便看到站在最前方,昂然而立、身姿挺拔如鹤立鸡群的司徒卢植。
原本,司徒卢植对是否参与此次燕礼心存犹豫。
但在太常赵岐的一番苦口婆心劝说下,卢植最终还是决定参与此次燕礼。
而最终说服卢植的那句话正是:“天子敬你如师,路走歪了,不正需要匡正,你又怎么能置气而不管呢?”
其实,这一点卢植又何尝不知?
他心里明白天子对自己敬重有加,可就是隐隐觉得天子此前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与自己一贯秉持的理念似有冲突,所以才会和自己过不去,在是否参与燕礼之事上犹豫不决。
不过,既已决定前来,便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
“制曰,以帝师、司徒卢公为宾。”
赵淳尖利的声音再次响起。
宾者的人选,向来是由国君经过深思熟虑后指名确定的,其间所考量的,不仅有臣子的身份地位,更涉及群臣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宴会礼仪秩序的周全安排。
显然,身为群臣之首的司徒卢植,凭借其渊博的学识与崇高的威望,在如此场合下自是当仁不让地被天子指定为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