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陈寿评价: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生性高傲,当时的同僚都避让他。
\n
魏延因为勇武才略而被任用,身份显赫贵重,但是考察他做事的方法,以及处世的方式,可以说魏延最终招灾致祸,是咎由自取。
\n
宋朝学者何去非评价:蜀军北伐,魏延经常请命希望能分兵走其他道路,以为奇兵,诸葛亮每次都拒绝,而魏延为此深感怨恨。
\n
诸葛亮曾经扬言进攻斜谷而出兵祁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占领曹魏三郡,关中震动。
\n
最终因为错用马谡,而导致兵败;北伐并非不能使用奇兵,而是诸葛亮不擅长于此而已。
\n
宋朝官员胡寅评价:兵行诡道,不过是为了打胜仗,魏延的子午谷计策可以用,是很明白的事情,但是诸葛亮不用。
\n
究其原因,有人认为诸葛亮长于治国而短于将略;有人认为诸葛亮并不信任魏延,所以不敢委任于他。
\n
宋末元初学者胡三省评价:站在如今的角度看,世人都认为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之计,是因为胆怯。
\n
凡是用兵,应该洞察敌国君主,知晓敌军主将。诸葛亮之所以不用魏延的计策,是因为魏国君主贤明而有才略,敌军主将司马懿不可轻视。
\n
诸葛亮打算攻占陇右尚且不能如愿,更何况凭借侥幸就出兵安定咸阳以西。
\n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评价:魏延请兵从子午谷直捣长安,是用正兵;
\n
诸葛亮绕山而西出祁山,直趋于秦陇,是用奇兵。
\n
当初汉高祖刘邦舍弃栈道而出兵陈仓,以奇兵攻占关中,敌人很快溃败,但是曹魏的情况又不同于此。
\n
近代学者冒鹤亭评价:魏延反叛,实在是冤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