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司马八达”之一,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懿之兄。
\n
光和五年(182年)十二岁时,司马朗通过经学考试而成为童子郎。
\n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进入洛阳,关东各州郡军队起兵反董。
\n
司马朗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
\n
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后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n
“司马朗在担任兖州刺史时,政策和教化得到了全面的推行,受到百姓的称赞。”
\n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吴国,到达居巢时,发生严重的瘟疫。”
\n
“司马朗感染了疾病,最终去世,时年四十七岁。”
\n
“司马氏是汉末河内世族,对司马兄弟的管教相当严格,“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相处时态度很严肃。”
\n
“九岁时,有客人直接称呼其父的字,便对那人说:“轻慢他人的亲长,就等于是不尊敬自己的亲长。”那位客人因此而道歉。”
\n
“光和五年(182年)十二岁时,便通过经学考试而成为童子郎,但是当时的监考官觉得身体高大强壮,怀疑他匿报年龄,便质问他。”
\n
“我的家族中人世代以来的身材一向都很高大,我虽然年轻幼弱,却没有急功近利向上层攀援的习气,”
\n
“从而谎报年龄以求得在仕途上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的人生立志要做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