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巾帼工坊,新装的六锭纺车正在窗后投出忙碌的剪影,“没有谁生来就该是附庸。”
\n
朱允熥跳上长凳,蟒纹靴踩得木板吱呀响:“敬大明的织女!”
\n
少年醉眼朦胧地指着星空,“你们织的不仅是布,是.是.”
\n
“是改命的金梭。”朱幼薇轻声接话,发间的π字银簪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n
画舫缓缓驶过文德桥洞,阴影笼罩的刹那,女工们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
\n
桥墩上刻着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在黑暗中模糊不清,而船头灯笼照亮的河面上,无数荷灯正载着算式顺流而下。
\n
“我敬这世道。”刘嬷嬷颤巍巍地站起来,老树皮似的手紧攥着案几边缘,“敬它终于肯给我们这些寡妇.”酒碗在她手中摇晃,泼出的液体在青衫上洇开深色痕迹,“一条活路。”
\n
更远处,物理院的灯火通宵不灭。
\n
年轻学子们趴在窗台上,看女工们用炭笔在青砖地面验算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像无数细密的经线,正织就一张看不见的网。
\n
夜半的梆子声传来时,画舫已泊在巾帼工坊的码头边。
\n
小桃第一个跳上岸,蓝头巾在风中猎猎作响。
\n
她转身伸手去扶刘嬷嬷,老妇人却摆摆手,自己撑着船舷稳稳落地。
\n
“明日还要验收新织机。”朱幼薇替醉倒的丈夫拢了拢衣襟,对女工们笑道,“谁若是迟到”银剪在指尖转了个圈,“就罚她算清整缸靛蓝染料的配比。”
\n
哄笑声中,不知是谁先哼起了北疆小调。
\n
粗粝的嗓音混着秦淮河的波声,惊醒了柳梢头沉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