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公主继又议于众臣,说少帝乃为韦氏所立,并非中宗先帝遗命,理应禅让于相王,众臣齐都附和。
少帝虽然年幼,倒也知趣,立即脱袍让位:此位本来便是叔父所有,要便拿去!
李旦反倒不好意思,让之再三,众臣皆都不从。太平公主遂传少帝诏命,自请让位于相王。李旦固辞不得,于是登御承天门,再为睿宗。
乃下诏旨,大封宗室诸王:以平王李隆基为殿中监,宋王李成器为左卫大将军,衡阳王李成义为右卫大将军,巴陵王李隆范为左羽林大将军,彭城王李隆业为右羽林大将军,光禄少卿嗣道王李微检校右金吾卫大将军。
封罢诸王,再封复辟功臣:以刘幽球首议功劳最巨,使任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册封徐国公,赐免死铁券。李日知、钟绍京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平公主之子薛崇暕赐爵立节王,薛崇训为右千牛卫将军。
封罢复辟功臣,再贬当初阿附韦党勋裔外戚:降少帝李重茂复为温王,汴王李邕贬为沁州刺史,左散骑常侍、驸马都尉杨慎交贬为巴州刺史,中书令萧至忠贬为许州刺史,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嗣立贬为宋州刺史,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彦昭贬为绛州刺史,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贬为华州刺史。
封赏罢黜各毕,复以钟绍京为中书令,命为三省首辅。
钟绍京少为司农录事,既典朝政,纵情赏罚,众臣皆都恶之。太常少卿薛稷劝其上表礼让,绍京亦自知并非宰辅之才,无奈从之。
薛稷遂入言于天子:钟绍京虽有勋劳,素无才德,又出自胥徒,一旦超居元宰,恐失圣朝具瞻之美。
睿宗深以为然,遂改除钟绍京为户部尚书,继而出为蜀州刺史。其后将立太子,以宋王李成器嫡长,而平王李隆基有大功,由此疑不能决。
李成器知道父亲必于册立太子时为难,于是主动上书,固辞太子之位道:国家安则先嫡长,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儿臣宁死,不敢位居平王之上。
刘幽求奏道:臣闻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力拯社稷之危,救君亲之难,论功莫大,语德最贤,无可疑者。
睿宗准奏,遂立李隆基为太子。封宋王李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
数日后,追谥则天大圣皇后复旧号为天后,谥雍王李贤为章怀太子,置温王李重茂于内宅。追削武三思、武崇训爵谥,斫棺暴尸,平其坟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