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和银滩的盐晶,“这次回来,是要教红泥坳的人‘活铸’,让铜器随着人心生长。”
货郎的儿子往铜鼎里扔了把自己打的铜钥匙,钥匙在鼎里没有熔化,反而长出些齿轮状的枝桠,枝桠上结着野菊形状的铜花,花瓣上的纹路是他打铜器时的样子,有失败时的沮丧,有成功时的喜悦,还有对红泥坳的念想。“这就是活铸,”天工笑着说,“铜器会记住你的心,长成你希望的模样。”
当天下午,天工们在菜园旁的院落里开了工坊,红泥坳的人都来学活铸。天工教孩子们用星巢的丝编铜鸟,编好的鸟会自己飞,翅膀上的星纹能映出他们的笑脸;教女人们用银滩的盐给铜器上釉,釉色会随着心情变化,开心时是金色,难过时是铜绿;教男人们用地火的铜铸农具,农具会自己找到最适合的土地,犁过的田会长出带铜纹的稻穗。
穿工装的老人学活铸时,把自己对红泥坳的念想都铸进了拐杖,拐杖头的三足鸟突然能说话,会提醒他哪里的路滑,哪里的铜器需要修补,夜里还会飞到重生茧的位置,给天工们带去野菊的露水。老人摸着拐杖笑,说这是他爹托天工送来的礼物,让他继续守着红泥坳的铜。
货郎的儿子用万物模铸了面新的归墟镜,镜面里同时映出五个地方的景象:红泥坳的野菊在开,星巢的铜鸟在飞,地火的岩浆在流,归渊的船在漂,铜屿的稻在长,银滩的盐在结晶。最神奇的是,镜里的人影会互相串门,铜屿的渔民能在镜里帮红泥坳的人收稻,银滩的守坛人能在镜里教天工们采盐,像五个地方的人早就住在一起。
三天后,天工们的工坊正式开张,门口挂着块铜制的匾额,上面的匠语拼成“四海铸坊”,匾额的边角缠着野菊藤,藤上的花苞在夜里会发光,像天工们的眼睛在笑。第一个来铸器的是货郎的儿子,他想铸个能装下所有故事的铜盒,天工们往万物模里撒了把四海的土,铸出的铜盒表面会自己显影,放进去的铜器是什么故事,盒面上就会映出什么画面,放进去野菊籽,就会映出红泥坳的春天;放进去星砂,就会映出星巢的夜空。
红泥坳的孩子们最爱往铸坊跑,天工们会用万物模给他们铸会飞的铜蜻蜓,蜻蜓的翅膀上刻着匠语,飞到哪里,哪里的铜器就会跟着响,像在唱天工们的歌。有个孩子铸了只铜制的小喇叭,吹出来的声音能让地火的铜珠发光,让归墟镜的影像更清晰,天工们说这孩子有天工的天赋,以后能成为红泥坳的第一个本地天工。
当第一缕秋风吹过红泥坳时,万物模突然发出金光,天工们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