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商人真的不来印度了。
\n
不管是商人自己不想来了还是真的来不了,都说明大明朝廷真的能控制住这种涉及利益的事情。
\n
李策凌不是很明白,大明朝廷为何有这样高的能力?
\n
其实这就是传统古典国家,与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行政效率差异。
\n
工业国家有足够高的财政收入,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分子,还有足够强的通讯手段,管控能力自然远超古典国家。
\n
现在走私活动几乎断绝,剩余的少量渠道也变得不稳定,而且成本异常的高昂。
\n
也就走私抗生素这种神药仍然有意义。
\n
印度的手工业恢复又是如此的困难,工匠手搓出来的东西李策凌真的没眼看。
\n
李策凌内心深处对这场战争的信心越来越微弱了。
\n
但是力测量表面上却只能继续强撑,还亲自下旨甚至现场鼓励所有的工匠。
\n
让他们继续努力,完成自给自足的手工业建设,摆脱大明的封锁和限制。
\n
而在大明朝廷这边,在天工十七年五月份的最后几天,再次有顺国的使者抵达了顺天府。
\n
顺国使者到了鸿胪寺报道,说出了李策凌当初的安排,说李策凌病入膏肓,真的完全不能动了。
\n
大明的鸿胪寺卿的回应就非常直白:
\n
“圣上的旨意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火化了要骨灰送来,六月一日顺王不至,那便是公然抗命欺君。”
\n
而后鸿胪寺卿直接让人将顺国使者拿下,交给锦衣卫暂时关押。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