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们都是勤于治国,攀比谁更加节俭,谁的成果贡献最大。
\n
皇帝成为最终受益人,自己想做的几乎都达成了,特别是削弱徐氏的需要。
\n
这次最惨的其实就是徐氏,不仅超然地位消失,还损失了大量门生族人,影响力一落千丈。
\n
像是很多有潜力的族人也丧失了做官的机会,比如徐濡的嫡长子,一位相当有才的才子,因为误入两党之争,被牵连。
\n
判为了李刻同党,遣返回乡,再无做官的机会。
\n
当然,其实也还是看皇帝,只要刘洵肯让步,这些都不是问题。
\n
徐宁的长子也被牵连,以谋逆罪论处,已经被斩首示众。
\n
对于这些,两人当然清楚,但毫无办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了。
\n
因为这种方法合理合规,就是单纯的党争牺牲品,罪名也是成立的。
\n
徐氏再也没有了昔日只手遮天的力量,虽然还有人撑着,可下一辈却再无希望。
\n
衰弱已成定局。
\n
这个手段太过高明了,可能以后儒法之争会反噬君王,但现在不会,只会成为工具!
\n
(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