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指挥什么的,那不只是拿个指挥棒挥来挥去那么简单的。不懂就不乱说,不想懂就别问,这东西,就像鸟笼,如果不养鸟,就最好连了解也别了解。
想要知识,那就去摄取知识,没必要弄多余的事,又是背景又是意义的,都毫无必要。之所以看,是提供一下发散思维,但不要在发散的地方设置考点,因为这一部分的作用是潜在的,不是显现的,一旦考,那就完全本末倒置。
还有就是非常发散的东西,千万不能给一个标准答案,否则在扼杀人的创造能力,大家都去背八股拿高分,那读书读来读去都读啥了呀!
读书,读与音乐相关的文字,感觉像是在听无声之声一样。想起了琵琶行呀!如果都是专业名词肯定是没人看的,要生动要接地气才行啊!当我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有关的知识后,我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喜欢音乐,仅仅是稍稍有点喜欢,连附庸风雅都懒得附庸风雅的那种。就这样吧。同理我也不喜欢话剧什么的,电影也不怎么喜欢,只喜欢安安静静地读一会儿小说啊,诗歌啊什么的。
哒哒哒咔咔咔沙沙沙,你这样写出来一本关于音乐的书,我估计只能给专业的人看,像我这样的人,果然还是喜欢“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形容啊!
在艺术里面,小失误和小灵感的差距是不怎么大的。
正常的癖好,都不应该被冠以“癖”之名,否则总感觉把很正常的事情看作很怪的事情,给这个世界徒增偏见而已。但是癖嘛,本身就是因为过分而显得不合适,也没什么问题,就看我们如何定义过分了。那么不影响他人的癖好,就完全是被包容的。
嗯,接受是被动的,不意味着我会做这件事。
我远离暖暖的床,来到图书馆,还是要睡觉,就像派大星一样把大书包压在肚子上睡觉。我在想,为什么在优越的环境里学不下去习呢?因为稍稍多了几分可能性,就完全摧毁纯粹性。人生也是这样,当你既要又要的时候,等着你的只能是虚度光阴。可,即便你只要一个,你还是面临着大量的错过。
人生没有主线任务,随便玩,随意发挥就好。
是是,不太执着,但是不能不坚持,前者应该算是走心的程度,后面则是肉体操劳的程度,学习还是要学的,过程还是要走的,就是别太往心里去。
人就是会有各种各样害怕的东西,有时候觉着,害怕蟑螂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要总给自己扣帽子,说有什么什么缺点就会被别人讨厌。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往往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