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关于皇、帝、王、天子、天道
\n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n
记录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
\n
文化需求又反过来推动文字演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n
如果要谈一个字或词的意义,就不得不谈其起源与演变,直至如今之含义。
\n
“王”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
\n
本义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
\n
商代甲骨文(图1-3)是一把大斧的斧头部分的轮廓图形。这种大斧是古代用来杀戮的兵器,是奴隶主和封建领主对农奴,隶役、战俘、罪犯实行屠杀的工具。
\n
谁掌握了这残害人的凶器,谁便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称王称霸,因此古人造字使以这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
\n
这个字充分展示了统治的底色是暴力这一基本原理。
\n
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前,只有最高统治者才能称王,其余诸侯位列王爵以下,在嬴政称皇帝之前,包括诸侯,王就是最高统治者的意思。
\n
即便后来王变为一种封爵,但是王依旧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是仅次于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象征,即便是现代,也是被引申表示“首领”的意思。
\n
“皇”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火炬光焰上腾的样子,应是“煌”的本字。
\n
古先民崇拜火,故“皇”含有高贵之意,又指庄严、伟大。
\n
皇在古籍中可转指天神、先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