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春秋时期老子得道,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经尹真人发扬光大,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普天之下,没有比道家传承更为久远之门派。”
\n
“如今之中原,佛门,魔门大行其道,而道门式微,声势大衰,几为佛门所欺凌,在下正是为此而来。”
\n
浮云老道士不为所动,眼睛依旧眯着,“道友说笑了,佛门广纳香客,与我等有何关系?在这深山老林之中,难道他们还能找上我们不成?”
\n
苏铭声音无悲无喜,幽幽道,“青城山虽大,但容不下任何一个和尚,天下虽大,却容不得佛门放肆,外来胡僧岂可为中原正道,须知,佛本是道,陶大宗师之事殷鉴不远。”
\n
“蜀中清净,可偏安一隅,诸位可想过以后,尔等的徒子徒孙化道为佛,披上僧衣,剃去头发,与青灯古佛相伴,千年传承尽为佛门所得,道观祖师亦为胡僧发髻,这些,难道诸位就没有想过?”
\n
简单的话语却仿佛当头棒喝,蕴含了一股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引得几人思绪翻飞,脑海里浮现出祖辈传承下来的道观为僧人侵占,徒子徒孙尽数出家,经文被篡改的场景。
\n
饶是泥人也有三分怒火,道人喜清净,却并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在乎。
\n
眼见着几人眼里喷火,就要动怒,浮云老道士轻咳一声,好似钟磬之音悠远绵长,令其他几人惊醒,他们回过神,再看向苏铭已是目露忌惮之色,这种手段当真难以防备。
\n
扶风老道士脸色复杂,幽幽轻叹,“道友好手段!”
\n
“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说的话并未作假!”苏铭端起竹筒,轻抿一口茶水,苦涩的味道蔓延开来,佛道之争自从五胡乱华开始就隐现端倪。
\n
北天师寇谦之死后,北地道门一蹶不振,他留下的传承也不复存在,而到了南朝,道门当代真人陶弘景更是被逼得出家为僧,佛道之争近乎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有两位血淋淋的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