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多有穷困的。许多精干善战的好汉,都不得不替人卖命,被驱使如牛马。
\n
董居谊闻听大喜,立刻拿出金帛,请拖雷出面,招募了几十个蒙古人作为身边直属的护卫。
\n
试用数日下来,他觉得此辈虽然野性不褪,却也有独特的好处,便如家养的猛犬,驱使起来如臂使指。于是他陆续又多募了一些。为了避免此辈与四川本地造反作乱的武人混成一团,他还单独给蒙古人设了军营,让那郭宝玉作为统领。
\n
郭宝玉流离在异族部落多年,已然满脸风霜,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得董居谊的拔擢而脱身,他千恩万谢,矢志效忠。但蒙古护卫的数量终究有限,要替董居谊翻盘,实力绝然不够。
\n
那段时间里,在利州路造反的士卒先后攻克阆州、果州、遂宁府和普州,先锋军曾到达梓、汉二州,直逼成都,四川震动。董居谊在朝野两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n
他很想尽快压服叛乱。但参与叛乱的将士许多都世代从军,在本地有盘根错节的关系。他身为一个令人厌烦的外人,凭什么去打败他们?退一步讲,他甚至纠合不起一支能放心派出去平叛的军队!
\n
为了摆脱困境,董居谊可谓殚精竭虑,最终在拖雷和郭宝玉的共同推动下,他们拟定了一个计划。
\n
这计划大致照着宋国强盛时,组织河湟蕃兵保卫边寨的路数。由拖雷在夏国和吐蕃的边境的高原地带收拢流散的蒙古人,引为大宋之用。而蒙古人的第一个任务,便是通过西夏人控制的巩州,转入宋境的天水军白环堡,再经白马关、七方关突入叛军聚集的兴元府,一口气将之杀尽。
\n
计划拟定到一半,出了桩麻烦事。原来史相对四川的乱局十分不满,他老人家是个没耐性的,直接免了董居谊的职,派出了他真正的亲信,列名于「四木三
\n
凶」之中的聂子述继任四川制置使。
\n
一时间拖雷失望,董居谊更是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