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迹,放进箭囊。
\n
然后,他找了件稍微干净的袍服,把姚师儿的尸体裹着,将之拖进池塘边刚挖好的坑里。
\n
这条高大而瘦削的汉子被安置稳当了,郭宁转过身,接着收拾其他几具尸体。
\n
下一个是高克忠。
\n
高克忠是上京临潢府的渤海人,早年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后来被签入军中,辗转至宣德州。
\n
因他颇通文字,成了更戍军百户的文书。流落到安肃州以后,他结识了郭宁,总是想教郭宁读书。可惜,当时郭宁并没有兴趣。
\n
这老书生中箭以后一时未死,挣扎了好一会儿,才遭人挥刀砍杀。他胸腹间被砍了好几刀,现出巨大的豁口。肠肺都流淌在外,发出剧烈的腥臭气,收拾起来很麻烦。
\n
过了好半晌,郭宁喃喃地骂了句,往水边去洗了洗手。
\n
最后一人,是年纪最小的吕素。
\n
池沼边缘的地下水位很高,而且郭宁的体力不足,器具也不趁手,所以挖的坑有点浅。吕素的大半个身体都高于地面,充满血丝的暴睁双眼就这么瞪着郭宁。
\n
郭宁探手过去,替他把双眼阖上。
\n
在乌沙堡的时候,郭宁是正军,吕素是他的阿里喜,也就是甲士的副从。吕素长辈早亡,家中有一个姐姐、一个幼弟要养活,每年春荒都很难熬。
\n
因为正军的待遇比阿里喜高很多,他常常向郭宁借钱。
\n
吕素一直嬉皮笑脸地说,等到自己退伍了,能拿到银八两、绢五匹,到时候一并把积欠还清。
\n
不过,那得等到何年何月?屯戍军的将士除非战死沙场,还能有退伍的一天?郭宁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