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这边的小国比之曹国更加弱小,他们连被楼令拿来当奇兵的资格都没有。
后面,等楼令抵达杞国接见莒国和莱国的使者,自然会派人去那些小国讨要物资。
小国出的物资当然是给莒国,用来加强莒国的战争潜力。
为什么楼令在接见小国使者的时候不说?不是什么仪式感,主要还是需要搞懂莒国的态度,只有莒国给予晋国保证,才会进入晋国支援莒国的阶段。
鲁国直接与杞国接壤,可是楼令期间还是时不时就会穿插进入齐国境内。
得知楼令进入自家封地的齐国贵族很懵逼,原因当然是“临淄”没有告知当地贵族,关于楼令会借道的事情。
等“临淄”那边知道楼令入境,庙堂之上一样感到懵逼,理由是楼令没有派人通知他们。
在楼令时而进入齐国,不久又进入鲁国,那般来回逛游之后,齐国和鲁国的庙堂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没有派人通知,不是非路过不可,搞那种进进出出,不是在搞人心态又是什么。
楼令当然是在搞齐国和鲁国的心态,对于齐国和鲁国当地贵族送得礼招收不误。
从“新田”出发,一直到将近两个月之后,楼令所在的这一支队伍才进入杞国地界。
杞朔代表杞君姑容率领国中封君来到边境迎接,随同在场的还有统兵在杞国驻扎的楼森。
“莒君与莱君已经在‘淳于’久候多时。”杞朔进行通禀。
楼令是晋国的卿大夫,更是杞国的公族后裔。
因为杞国承认楼令是杞国的公族后裔,所以讲道理就是一体的关系。只是这种一体更像是双方的一种后路,不等于晋国与哪个国家开战,杞国就自动匹配对手,反之亦然。
互相之间承认有血缘关系,自然是以一家人的方式来交往,接触起来比较随意。
那么就是,楼令进入杞国就像是回到自己的国家,杞国君臣不用刻意在边境线上设宴,会合之后直接前往“淳于”入住了。
杞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奈何历史悠久不代表会是一个强国。
说起来,历史上杞国挺倒霉,一共进行了五次迁徙,最后被楚国所吞并。
当前阶段,杞国已经历经两次迁徙,只是搬到哪里之后,都城的名字都是“淳于”。这个跟楚国一样,哪里是都城,那里的名字便叫“郢”。
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实每一个国家的都城名字都固定。
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