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都是罪魁了,害怕死于非命就显得挺正常,不是吗?
“我知道鲁人很能说,也愿意坐在这里听你长篇大论。”楼令微笑说道。
该着急的不是楼令啊。
刚才,季孙行父说得话可不止楼氏的门房听见,道路上的人也都听到了。
要不是季孙行父明示自己打消了死志,讲真话就是楼令不会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怎么季孙行父那样表态就让楼令信了?因为现在的中原贵族信誉很好,公开表态就会做到言行如一。
“晋国高举尊王攘夷大旗,列国信任;晋国要求列国上贡,列国照办;晋国攻伐郑国割取土地与城池,列国坐视;晋国不敬天子,列国忍让。”季孙行父死死盯着楼令,问道:“为什么晋国仍旧不满足呢?”
楼令反问:“没有历代先君与群臣力扛楚国,敢问天子之位仍然属于周室吗?”
季孙行父摇头说道:“不是晋国,一定另有他国。”
楼令事先就知道会是那样的答案,保持笑容不变:“我知道鲁国的不少贵族变得很喜欢诡辩,没有想到季氏之主也变成了那样的人。”
换而言之,以前的季孙行父不是这样的人。
“因为我们,楚国没有夺得九鼎。也是因为我们,弱国可以幸存,大国也不敢随意欺凌小国。”楼令注视着季孙行父,问道:“季氏之主有什么话说吗?”
晋国称霸之后,中原再也没有国家被灭是一个事实。
大国欺凌小国的事情偶有发生,每一次晋国都会站出来主持公道。
至于说晋国欺负其他国家?甭管名义怎么来的,每一次都是师出有名,并且得到列国的认可。
所以在过去的数十年,确确实实是晋国在维持着那样的秩序。
要是季孙行父否认,无疑就是在篡改历史!
“现在的晋国,不是以前的伯国了。”季孙行父说道。
楼令问道:“鲁国一直保持不变吗?”
季孙行父选择避而不答。
现在的鲁国当然也不是以前的鲁国。
最初的鲁国确实是可以站在道义的制高点,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周公旦这位周王朝的摄政。
在周公旦薨逝之后,其实鲁国马上就出现了新变化,最为明显就是无法继续挥斥方遒了。
“我出来见你,是在给季氏和鲁国机会。”楼令收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