轲可能就要失去原有的历史地位了。
更换完衣服的楼令亲自到来。。
等了半刻钟的季孙行父在门打开后,见到了亲自过来的楼令,做出解剑的举动。
在季孙行父手伸向腰间佩剑的时候,的的确确是让楼令紧张了一把。
并不是楼令怕厮杀,主要是发生那样的事情代表猜错了,并且还错得很离谱。
楼令看到季孙行父解下腰间佩剑要叫出来,说道:“季氏之主不必如此。”
当然,楼令没有第一时间出去。
数十名武士先出来,他们各自站位形成警戒。
随后,一批楼氏的人走出去,他们携带着一些东西,很快就在门前布置起来。
楼令不会让季孙行父进入府宅之内,一旦季孙行父进去,无论是怎么没命,楼氏压根没得解释。
在这种众目睽睽之下,季孙行父行刺的机率变得无限低,一定是试图想用语言将楼令说服,亦或是为了家族或鲁国跟楼令达成什么初步协议。
为什么是初步的协议?简单就是因为太多人在看着。
门前布置妥当。
两张案几和蒲团是必需品,它们便是座位。
案几摆上各种吃食,少不得旁边有炉子在煮汤。
楼令率先走到一个座位坐下,对着季孙行父比了一个请坐的手势。
站在道路上的人,他们在楼令现身之后,其实有出现喧哗声,随后纷纷向楼令行礼致意。
楼令并没有向街道上的人回礼,甚至连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
那些人向楼令行礼,可能是出于身份有别的一种礼仪,不妨碍他们继续敌视,亦或心中存在敬仰。
而要是在平时,楼令多少会对自己行礼的人报以笑容。
当前的情况比较特殊,哪怕楼令的注意力不是全在季孙行父身上,一样会对那些人采取无视。
道路上的人们被楼氏的武士间隔开。
附近的围墙上也出现了楼氏的武士,他们毫不避讳地人手握弓持箭,摆出明确的警戒姿态。
有人会因为楼氏这样的姿态心怀不满吗?他们要是不满,也只能是心中不满,当前场合可不敢乱说话。
“晋卿是在感到畏惧吗?”季孙行父坐下便问。
楼令知道季孙行父所指的是什么。
站在季孙行父的角度,认定晋国正在干倒行逆施的行为,作为晋国中军将的楼令就是罪魁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