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大概只有莒国会继续阻止齐国对莱国的吞并。
“要不要出兵讨伐鲁国?”士匄问道。
楼令摇头说道:“他们的存在很有必要,暂时不动鲁国。”
鲁国先前作为针对齐国的联军一员,他们的军事行动搞得虎头蛇尾,并且已经造成对其他国家的实际悖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鲁国君臣自认是周天子的忠臣,所以他们在接下来必须成为标杆。
那样一搞,哪一个国家会跟鲁国靠拢,无疑就会让晋国更容易来区分清楚立场。
“恐怕会让列国觉得我们软弱啊。”士匄说道。
确实会。
尤其是,晋国的多数中军将逮谁揍谁,很是让列国对晋国产生了刻板的印象。
轮到楼令担任晋国的中军将,明确知道哪一个国家正在干什么却是不作处置,超大概率会让他们认为晋国变得不行了。
要不是楼令跟所有卿大夫盟誓之前讲清楚缘由,一定也会让士匄认为楼令软弱。
“懂了!你是想要一个都不放过,全部都要收拾一遍。”士匄其实可以用‘一网打尽’来形容,问题是他没有听过这个成语。
士匄没有说太冒险之类的话。
只要卿位家族不搞内耗,晋国可能无法横扫天下,收拾大多数国家则是没有问题。
“君上会先稳住楚国。”楼令顿了顿,确认士匄在认真听,接着往下说道:“我前一段时间震慑了华元,又给予他虚假的希望,可能稳住宋国一段时间。”
其实……,主要是无法免除楚国跟晋国的竞争意识,要不然楼令就可以推动远交近攻的战略了。
换句话来说,楼令在得知鲁国与齐国取得谅解,不打算立刻采取讨伐行动,其中就包括麻痹与拉拢齐国的相关考虑。
楼令看到士匄点头,继续说道:“先支持莒国,坚定莒国保住莱国的决心。若是莒国退缩,未必不能让齐国吞掉莱国。”
士匄立刻皱眉:“让齐国吞掉莱国?”
换作是在盟誓之前,士匄就要想一想楼令是什么居心,怀疑楼氏跟齐国联姻在损害晋国的利益。
“是啊,完全取决于我们对郑国和卫国的吞并之战顺不顺利。”楼令不确认士匄是不是听得懂。
“莱国失去国祚,哪怕有很多莱国贵族投诚,齐国短时间内很难消化胜利果实,乃至于还面临着内部分赃的难题。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