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整个人变得无比轻松。
只是,无论楼令或士匄都没有孙林父意料中当场大怒,多少是让孙林父重新变得迟疑起来。
这一刻,孙林父很怀念郤武子。
若是郤武子担任晋国的中军将,得知鲁国与齐国互相达成谅解,只出兵攻打鲁国都算克制,更大的可能是鲁国与齐国一块讨伐。
“谨小慎微如季氏之主,他亲口跟卫卿说跟齐国取得谅解。卫卿不多想一想是为什么吗?”楼令问道。
三桓对于鲁国是毒瘤,不代表季孙行父执政干得很差。
在季孙行父执政期间,他是被拖后腿的那一方,绝不是他缺乏执政的才能。
实际上,季孙行父也在鲁国实施改革,并且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然后,至少在郤武子担任晋国的中军将之前,季孙行父跟晋国的邦交大体上是成功的。
完全就是郤武子有着太强烈的个人风格,搅得列国与晋国的邦交在难度上超级加倍,尤其是很难在私人交情上影响晋国对国策的执行。
孙林父在刚才真的忽略了季孙行父谨小慎微的为人风格,呢喃道:“是啊,他那样的人,怎么会告诉我消息呢。”
说明季孙行父猜测到孙林父会告密,想借孙林父的口让晋国高层知晓!
想明白这一层的孙林父羞愧难当,现场掩面进行了告辞,逃也似得跑了。
尽管是血统至上的年代,能够爬上高位且坐稳位置的人,有哪一个是易相与的人呢?
“季氏之主的死志很浓烈。”楼令说道。
士匄颔首道:“他在试图将鲁国从深渊拉起来。”
一直在被拖后腿的季孙行父,他无法阻止鲁国的虫豸达成与齐国的谅解,清楚与齐国达成谅解的那一刻起,会让鲁国迎接来自晋国的滔天怒火。
那么,季孙行父为什么要借孙林父的口,让晋国高层知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任何的事情都有时效性。
再者说了,更有越陷越深这一条。
那么做的季孙行父一定认为越早被晋国高层知道越好,免得到了晋国君臣认定非把鲁国给灭掉的程度。
“鲁国君臣倒是对周天子鞠躬尽瘁了。”楼令说道。
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解释清楚鲁国君臣为什么要找死。
士匄想得是另一方面,说道:“齐国不可能放弃吞并莱国。”
随着鲁国与齐国达成谅解,接下来针对齐国的联军必定会自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