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实上,即便是实力强大的家族对失去卿位没有意见,由实力不足的人坐上卿位,结果对外战争却因为某卿大夫的实力不行而导致战败,届时可不止是到底尴不尴尬那么简单了。
晋君周先跟士匄对视,随后又跟楼令对视,闹不懂求见之后得到接见的孙林父怎么就进入发呆状态。
在今天,晋君周过来楼氏府宅不是临时起意,他本来就跟翎姒约好要出城踏青,跟士匄碰巧遇到了。
只是楼令在的话,打过招呼就会让晋君周带着翎姒出城。
多加一个士匄在场,肯定不能让晋君周说走就走啊。
君臣三人刚刚坐下喝茶闲聊没有多久,大概也就是坐下不到一刻钟得到公孙侨的求见。
等公孙侨离开约半刻钟之后,后一脚孙林父给来了。
得到接见的孙林父坐下只是讲了半句话,后面约一刻钟的时间之内全程在发呆。
“据我所知,孙林父的状况很不好啊。”士匄没有取笑的意思,一脸感慨地往下说道:“生在卫国是他的不幸,换作其他国家,一定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
晋君周知道士匄是因为自己在场给嘴下留情了。
卫国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奈何就是他们历代的国君太会闹腾,隔三岔五总是会闹出幺蛾子。
根据晋君周所知道的情况,作为卫国执政的孙林父就像是一个糊裱匠,很努力在最大程度维持卫国的正常运作。
楼令却是听出另一个意思。
列国的执政通常会选择与晋国的其中一名卿大夫交好,不止是为了国家方便得到来自晋国的支持或谅解,更是视作一条退路。
孙林父选择交好的晋国卿位家族便是范氏。
在邯郸氏不是卿位家族之前,各个卿位家族里面以范氏最为靠近卫国。
除了地理的因素之外,其实孙桓子(孙林父的父亲孙良夫)是就投靠了范氏,孙林父算是遵循孙桓子找好的后路在进行经营。
“听你这么说,我怎么觉得孙林父随时可能逃亡过来呢?”楼令说得很认真,一点不像是在开玩笑。
晋君周先是愕然,随后表现得很震惊。
卫国一直纷纷扰扰才是常态,一阵纷纷扰扰的现状下,水变得更为浑浊,致使很难让人分析再判断出正确的局势了。
士匄才是真的被惊到,情不自禁张大嘴巴,回过神来才将嘴巴闭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