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鲁国排斥宋国属于是一种政治正确,好多编排宋国的故事就是出自鲁国权贵的手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季孙行父与华元的交情不是一次建立,多次接触与较量下来的惺惺相惜成分更多一些。
“宋右师在楼氏昏厥,是意外,还是……”孙林父话说到一半意识到什么,很后悔为什么要讲出那样的话。
这不,好多人的脸色变得比较奇怪,甚至有人用一种“你胆子真大”的表情对孙林父注视着。
出使期间感受到极大压力的华元在楼氏昏迷,接受救治之后在楼氏静养了半个多月,回去宋国就没有再四处走动。
有人去信向华元问询。华元表现得忌讳莫深,不得不让他们多想。
“听闻‘棘津’将要修建大桥?”季孙行父挪动位置来到孙林父边上。
鲁国与卫国的关系并不好,主要是鲁国的权贵没少因为卫国闹出笑话而进行取笑,一次次都笑得毫不客气。
其实,鲁国很喜欢看列国的笑话,碰到乐子就会编故事,致使列国对鲁国的感观好不起来。
只是吧?诸夏说到底就是讲究含蓄,明明讨厌得要死,真正见面顶多就是不理睬,多数人不会恶语相向,搞得被讨厌的人要很敏锐才察觉到不对劲。
季孙行父就不知道孙林父对自己很讨厌,问完看到孙林父皱眉,继续说道:“郑国失去大片疆域,寡不廉耻的人相续背弃母国,听说就是他们力主在‘棘津’修建大桥。”
在“棘津”修建跨河大桥确实是郑地贵族大力主张,背后的原因却是晋廷中枢进行的操控。
大河将晋地与郑地相隔开来,漫长的河段只有“孟津”这里,多数的河段宽度起码五六百米,想要过河受到汛期的限制太大了。
目前晋国在郑地有了大片的土地,只有“孟津”这个可以随意来到大河南岸的位置,无疑就是一件极其不合理的事情。
不是吗?疆域被大河分成两边,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利,哪怕是没有统治上的风险,遭遇入侵该怎么及时出兵救援。
晋军可以随时借道“孟津”来到大河南岸,说到底那一边并不属于晋国的疆土。
甭管晋国是否有对周王室取而代之的计划,漫长的河段不能只有一座跨河大桥就是一个事实。
关乎到中枢对地方的治理,也牵扯到了国防的重大事项,晋国要在“棘津”修建一座跨河大桥,论事实就是不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