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国家担任执政的人,他要么是跟国君有血缘关系的长辈,不然就是晚辈,互相之间有足够的信任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什么后面变成太子监国?那不是春秋战国时期还不是“家天下”的时代嘛。
古典时代,诸侯就是大一点的贵族,天子只是共主,君主与贵族阶层存在平衡。
步入封建时代之后……,或者说刘邦建立西汉,从他向老父亲炫耀挣来的家业,群臣没有反驳整个天下都是刘氏家产的那一刻起,国家无疑就变成皇帝的私产了。
额的,额的,全是额的!
那样一搞,除了刘氏有真正的自由之外,官员就是家仆,其余普通人变成担负各种分工的牲口,有什么问题吗?
后面刘秀再塑东汉,由于走得是共同创业的路线,使之出现了新的形势,既“共富贵”模式。
再往后,历朝历代要么是刘邦模式,不然就是刘秀模式,压根就没有变化了。
从而也就形成大多数时候是皇帝在与权贵争权,受伤的只有其他人的世界。
晋君周率队离开了。
他们走得是“孟津”的路线。
抵达周王室地盘之后,晋君周刻意逗留一个月,期间邀请周王室的公卿饮宴,其中包括他的老师单公朝。
那是在干什么?当然是进行收买。
要说当前哪一方势力的权贵最容易收买成功,绝对是周王室无疑。
周王室无力实际统治天下,他们的公卿大多成了商贾之流,算是宗周时代最早崇拜金钱的那一批权贵了。
没法子的事情,一样是作为权贵,结果武力上不如人,玩不动战争的游戏,只能利用仅剩不多的权威搞钱,活成了权贵阶层的败犬。
那并不是在骂人,纯粹阐述事实。
为什么是权贵?说白了就是掌握暴力。
没有手握暴力的话,凭什么让其他人服从?不可能是光靠一张嘴巴啊。
不是指能说会道的人无法搅动风云,可是这样的人注定只能作为附庸,绝不可能充当主心骨。
晋君周收买周王室的权贵做什么?当然是跟取代周天子有关了。
当前以及后世的人,其实无法百分百确认禅让的过程到底是温和亦或充满血腥,能够肯定的就是禅让确实发生过。
可以不是那么赤裸裸地以下犯上,晋君周希望取代的过程是以禅让的方式。
那可是禅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