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很惨,晋国和楚国也没有余力接着打,华元与季孙行父搞串连,说服了晋国和楚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按照当时的约定,晋国和楚国都是霸主,能够从北方或南方的国家收取进贡。
讲道理,晋国和楚国的实际收益非但没有减少,相反可能会多一些,列国交两份保护费看似吃亏,可是他们不用屡屡征召大军跟随大哥出征,其实是能够节省更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各国对出现两名霸主没有意见。
反倒是晋国和楚国压根不乐意地位持平,认定只能存在一名霸主,结果自然是第一次“弭兵会盟”不具备实际效力,举行完会盟的第三年,晋国与楚国又开战了。
华元看着在“哈哈哈”大笑的楼令,抿嘴等着楼令自己停下来。
“宋卿莫要说笑,现如今的楚国哪来的资格与我们平起平坐。”楼令可不是在讲什么霸气的话,纯粹就是谈现实:“可以是弭兵性质的会盟,只不过楚君应该清醒一些,重新回归诸夏的怀抱。”
上一次会盟,晋国逼迫楚国去了王号。
只不过,楚君招虽然公开去掉王号,关起门来还是楚国的大王。
这种情况大概会发生在吴国身上,只是晋国连让寿梦去掉王号的事情都没有干。
晋国为什么不要求寿梦去掉王号?因为晋国君臣将寿梦称王看成笑话,所以连提都懒得提。
一个慎重其事应对,另一个懒得搭理,纯粹就是出于实力的因素。
楚国真的有称王的实力,因此晋国必须逼迫他们去了王号。
谁都认为称王的寿梦是小丑行为,要是晋国慎重其事去进行处置,会让晋国成为笑话的一部分。
华元皱眉问道:“回归诸夏?”
楚国是诸夏的一部分吗?反正从他们干了“问鼎轻重”的事情之后,自行在制度上有别于周王室以及分封列国,就是自认为另一个文明了。
历史上,楚国与晋国举行第二次“弭兵会盟”之后,不是重新恢复《周礼》的制度,也不是进行风俗上的改变,单纯就是重新承认又是周天子的臣子,视为重新回归诸夏的标志。
在那之前,无论是齐国当带头大哥,或是轮到晋国当带头大哥,齐国与晋国跟楚国的竞争,一概被认为是文明的秩序之争。
也是有了楚国在第二次“弭兵会盟”承认己方又是周天子的臣子,后面才成为战国诸雄之一,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