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两里地多的华元被追回来了。
“宋卿因何不告而别呢?”楼令见到华元就问。
华元是有派人向楼令辞别,可是没有得到楼令的回复就率队离开,确确实实是一种不告而别。
“可是我们招待不周?”楼令又问。
华元火急火燎地返回,一颗热切的心被连续两个问题,问得犹如被浇上冷水,心态缓了过来。
“元确实是失礼了,望晋卿海涵。”华元先致歉。
不怪华元着急,他认定当前的时局正在发生变化,不说宋国处在危若累卵的窘境,起码是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晋国君臣的很多举动显得非常奇怪,尤其是想要在“商丘”郊外举行会盟不找宋国君臣商量,怎么可能不让华元多想呢。
人一旦心急就很容易出现失误,越急就更容易犯错。
要不然的话,华元不知道起码应该等派去的人回来才走吗?
至于说华元为什么不亲自向楼令辞别?当然还是因为华元心态上的问题了。
简单来说就是华元对晋国君臣感到极度失望,心态上出了问题,导致下意识就不想去面对。
楼令其实也不是将华元召唤回来。
在华元派人向楼令辞别的时候,楼令只是说还有事情与华元商议,没有约时间,更没有立即召唤。
所以是什么?真的就是华元得知楼令有事与自己商议,火急火燎原路返回,再急急忙忙求见楼令。
仅是这么一个过程,无疑让楼令看出了许多。
“寡君除了楚君会正式邀请之外,不会再正式邀请哪位诸侯。宋卿乃是宿老,不难知道意图。”楼令所说的宿老,理解为老前辈就行。
华元颔首说道:“曾经的(齐)桓公做过这样的事情。”
齐桓公干了“九合诸侯”的事业,真不是每一次都派人邀请诸侯,干过服从性测试的操作。
所谓“服从性测试”只是一个概括词汇,真要摊开来讲篇幅会很长。
楼令就知道华元能够懂得。
“不知道伯国举行会盟,主题是什么呢?”华元早就想问了。
会盟肯定需要一个原因,原因就是主题。
考虑到齐国在入侵莱国,鲁国和莒国牵头组成联军,后来又发生周天子接纳莱国的事情,听说晋国要召开会盟,人们很难不往会盟跟东北发生事情有关的方向上进行猜测。
华元多想了一层,晋国对于干涉齐国入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