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所知道的情况,一国之君都没有完全掌握国内到底有多少家族。
倒不是说国君不会让人记录,主要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前几代国君册封的封臣,可能过上一代人就已经消失,相隔几代人查都没得查。
那要怎么来保证纳赋人员的数量,会不会总是遗漏了哪个家族?答案是好些小家族真的会遗漏掉,达到一定规模的家族则是没得跑。
拜访楼令的人,他们不会在这种场合提其它事情,纯粹就是混个脸熟。
有什么委屈需要楼令这位中军将来主持公道?另外的时间和地点再说。
“小白今年是去秦地吧?”郤至临离开之前,特地过来问楼令这件事情。
“对。”楼令补了一句:“福也会去‘雍’长住。”
郤至就是来讲福姬的事情:“你我都是男人,不好干涉女人的事情。要是福太矫情,该教训就让阿娇直接出手教训。”
只能说,郤至知道自家的女人都是什么德性,普遍就是比较骄横,经常会搞得夫家很难受。
能不难受吗?郤氏那么强大,鉴于郤氏的门风,娶了郤氏女人的那些男人,他们占理都不敢申诉。
楼令比较无语地说道:“真要是动手,你该跳脚了。”
郤至尴尬地“哈哈”了几声,说道:“总不能真打,可是该惩戒,不能长了她的骄横脾气。”
联姻是用来干嘛的?不就是希望变得更为亲近吗?要是结亲给变得弄成仇家,无疑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几位卿大夫之中,郤氏的叔侄最先走。
于情于理都是楼令要留到最后。
直至楼令向荀氏表达要离开的意思,其他卿大夫已经都走了。
“可以耽误姑祖父一些时间吗?”中行吴得知楼令要走,亲自过来。
什么事情之前不提,轮到楼令提出告辞意愿才过来特别讲?
楼令跟中行吴相差了二十来岁,辈份却是差了两代人。
那么就是,中行吴二十来岁就成了晋国的新军佐,没有赵武十多岁就获得卿位的例子在前,肯定是要让中行吴变成一个靶子。
历史上的赵武几岁获得卿位?关于赵武的出生年份存在争议,一说发生“下宫之难”的时候,他还不到一周岁;另一个说法是他出生于前586年。
不管赵武是出生在“下宫之难”发生的前583年,亦或是前586年,他是在前573年获得卿位。反正就是岁数最大,赵武也是在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