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用栾书终结了晋厉公的胡作非为,说服了当时的卿大夫,接受韩起跨级当了中军将的结果。
里面有条件,既是一旦国君不当人,接任中军将位置的韩起要像栾书那般有担当。
韩起也拍着胸脯保证,问题是君权已经被挤压得没剩多少,没有来自国君对中军将的压制,成了中军将的韩起只专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中饱私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轮到士鞅当了中军将,直接说韩起做得,他凭什么做不得。
那可是真的开口说出来!
所以,士鞅的名声很臭,连累范氏的风评变得极差,轮到士吉射担任宗主就被连累了。
梳理脉搏的话,可不就是郤克的锅吗?
现在,晋君周的心跳速度开始加快,静待郤氏会给郤杨谋求哪一个卿位。
“君上,臣请允准荀氏之主就任中军佐;温氏之主担任上军将,智氏之主担任上军佐;彘氏之主(士鲂)担任下军将,范氏之主担任下军佐;郤氏之主担任新军将,邯郸氏之主担任新军佐。”楼令一个个念下来。
晋君周在听到中行偃又成为中军佐,讲实话就是整个人愣了一下。
是的,中行偃担任过中军佐一职,后面被郤锜给搞下去了。
晋君周才不会觉得那是一种“位归原主”呢,下意识认为那些卿大夫又经过交易,不免生出了恼怒的情绪。
谁来担任哪一个卿位,竟然变成了卿大夫自己可以商量的事情,尤其是他们商量好了之后,晋君周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换作是大一统王朝,哪位皇帝受得了这种事情?一定是要想方设法将这种大臣全杀了。
晋君周呢?他当然会心生不满,只是一定没有到要杀人的地步。
不是晋君周软弱或仁慈,说白了就是春秋时代的国君也只是大一点的贵族。
所有卿大夫都在看着晋君周,等着给出回应。
郤杨一上任就是一军的主将?这对于其他卿位家族来说是好事,对邯郸氏更是大好事。
邯郸氏正愁着怎么抱上郤氏的大腿,连带跟楼氏成了同一阵营,机会不就来了吗?
一个军团的主将与军佐,日常不会少了接触的机会,邯郸旃多少知道郤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认愿意放下身段不难抱上郤氏的大腿。
只要郤氏接受了邯郸氏,还能让楼氏怎么样,一下子就成了小团体的一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