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不止一次来过“虎牢”这个地方,多次属于是路过。
晋国要南下能够选择的路线不多,过大河要么走“孟津”不然就是“棘津”,其它的河段通过的难度比较大。
要是走“孟津”这一条路线的话,晋军肯定是要途经“制”这个区域。
而“制”的地面现如今还在,只是加上了“虎牢”这一座关隘。
修建城池肯定是优先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其实修建关隘也是。两者还有一个共同点,一般就是根据交通线路而定。
有一点,修建关隘对于交通的认知要高一些,选在必经之地是最佳的位置,修建城池则是不一定非要在交通要道附近。
另一个层面来讲,需要途经才对通道有需求,一旦将城池给修建起来,人会走出一条条道路来。这些通道也就成了其他人“途径”的一部分。
“有多少诸侯到场了?”楼令问道。
士弱立刻答道:“宋君、卫君、郑君已经来了。”
这个士弱是士渥浊的嫡子,算是范氏的核心成员之一。而士渥浊是士燮的同一辈,士弱自然就是士匄的堂兄弟。
自“虎牢”建成之后,长期留有驻军,数量并不是太多,维持一个“旅”一千五百左右,每年由各个卿位家族轮流驻防。
明年便是由楼氏来担负对“虎牢”的驻防任务,届时楼司会承担起责任。
按照事先的约定,哪一个家族驻军,该家族可以获得税收中的四成。
所以,要是明显列国就在“虎牢”集中贸易,第一个吃到螃蟹的家族便是楼氏了。
本来就有驻军的任务,可以拿到税收中的四成,肯定是一种占便宜。其它的六成由国君与其他卿大夫去分,其余人则是没有资格来瓜分税收。
那样子看的话,好像是晋君周吃了亏?事实也的确是吃亏了。
毕竟,所谓的“共管”就是一国之君直辖地,情况类似于“县”这种行政单位。
谁让晋君周手里没有靠谱的武装,无法承担驻守任务,只能是将利益拿出来便宜卿位家族。
因为晋君周无法派军队到“虎牢”驻扎,所以也不能算卿位家族在占便宜。
说白了就是,付出就该有收获,卿位家族有足够的实力来保证赢得的利益能够落到自家口袋里面。
换作是卿位家族来保障驻守,结果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反而是吃亏了。
那也就看得出来,同样的一件事情,无非就是付出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