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踏上征程的人,先后从各自的地点出发。
郤锜和士匄、邯郸旃从“新田”出发。这一次征讨鲁国的大军选择了“棘津”的路线,不再是走“孟津”这一条路线。
另外,郤至虽然没有出征,郤氏一样出动了四个“师”的兵力。代替郤至出征的人是郤耀这位温氏的世子,他也将指挥两个“师”作战。
家天下嘛,尤其是郤锜作为主将,要打的对象是鲁国,没有人真正太当回事,也就随意着来了。
极可能是楼令的那一句被听进去了。
什么话?楼令说年轻人应该多加担子,好有更多历练的机会。
结果……,郤杨和郤耀都被加了很重的担子,希望不会第一次就搞砸。
要是讨伐鲁国都能玩脱?世人就该见识到郤氏大宗的宗子和小宗的世子多么无能了。
郤至和智罃第二批走。
他们不走不行,要是一直待在“新田”的话,等晋君周要赶往“虎牢”举行会盟,人在“新田”却不一同前往,多少会被人嚼舌根。
只是,两人到“智”地也就待着,如跟楼令所说那般,需要先对出征的部队进行一系列整训。
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列国对于单骑走马一直挺排斥?认为那是极为狼狈之下的人,才会干得出来的行为。
那么,列国君臣是不知道骑马赶路可以加快行军速度吗?肯定是知道的。
要知道的情况是,并非人人都会骑马,同时骑马赶路挺受罪。
不提马蹄铁,只需要知道在有了高桥马鞍、双边马镫之后,骑马赶路一样很受罪。不经常骑马的人,骑马赶一天的路,整个人被颠得要散架不说,双腿的大腿内侧也绝对要被磨得血肉模糊。
骑术很不错的人,不见他们赶路全程骑马,理由当然是一样受不了。
便是马背上的民族,弱的不提,强如匈奴、突厥、鲜卑(含契丹)、古蒙古,赶路其实是乘车居多,也就是乘坐辘轳车的这一类车。
紧急状态下的话,那肯定不能拿来当例子,要当也是个例,并非是普遍的情况。
目前的楼氏正在面临转型,既是已经开始大量在使用载人赶路的马拉车,不像以前大肆骑马赶路了。
为什么到现在楼氏才开始转型?那当然是经济实力跟了上来。
拿西汉时期的情况来说,汉初连凑出六匹白马都困难,到小猪大帝时期却是良马数十万计算。
并且到汉军与匈奴征战的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