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没有看到楼令很克制地没有伸手吗?怎么郤至就敢拉上智罃一块对付三戎呢。
正在楼令犹豫要不要说点什么,比如给郤至解析一下荀氏面临的麻烦之时,郤至率先讲了意见。
“上军佐干得很不地道。”郤至说得是中行偃同时担任大宗和小宗之主的事情:“据我所知,他是第一个,不怪下军将跳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像中行偃那样吗?楼令寻思了一下,还真没有找到例子。
而中行偃那么干,可能是被逼无奈吧。
旬林父掌权时期的荀氏,某种程度上非常仰仗荀首的帮助,搞得荀氏的资源向智氏倾斜。
到智罃继承智氏之主的位置,其实智氏这个小宗的实力一度跟大宗拉得很近,迫使大宗分出中行氏这个小宗。
后面发生的事情就更扯淡了。
作为荀氏小宗程氏的核心族人,程滑却是成了栾书的忠犬。
先不管是不是旬林父或谁的安排,反正程滑真的成了栾书的忠犬,忠诚到连弑君都毫不犹豫。
非常诡异的事情是,当初的中行偃也是栾书马仔的定位,弄得荀氏像极了是栾氏的附庸。
堂堂一个老牌卿位家族在中行偃的管理之下,整成了像是另一个卿位家族的附庸,谁见了不会感到迷糊啊?
如果后面不是中行偃及时调头,转为跟着郤氏、楼氏干挺栾氏?荀氏大有可能被连带给收拾了。
荀氏突然间的转换立场不是没有后患,其中包括郤氏瞧不上荀氏。
另外一点,中行偃以前对楼令这个姑父爱搭不理,等楼氏强横崛起才靠上去,一样为人所诟病。
所以说,郤至一点都不顾忌中行偃的感受,选择跟智罃一块玩耍,讲实话就是瞧不起中行偃的一种表现。
对此,一直在充当调和派的楼令,说是心累或什么都好,没有干预的打算。
“能够拿下洛於之地,想来周王室应该会很识相。”楼令所说的识相包含很多。
郤至立刻很高兴地说道:“一件事情,达成两个目标。需要的帮忙的时候,你可不能推脱。”
这个又让楼令思考郤至是不是在进行暗示。
这不是郤至跟智罃成了合作者吗?
楼令是智罃的妹夫来着。
与此同时,取代周王室是楼令牵头向晋君周提出的建议,多担待是应该的事情。
目下,晋国高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