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泾阳王府的商队遍布整个大唐。
也就是说,大唐所有重要城池,都有泾阳王府商队的影子,一些繁华的城镇,还有王府麾下的产业。
店铺,工坊什么的。
不然靠着商队从长安往四处运货,累死人,而且成本也高,倒不如选择合适的地方,建造工坊铺子,就地生产,商队也只负责周围,而后各司其职。
商队去的地方多,李复也就能惦记广州那边了。
港口,外来商人,新鲜的玩意儿。
等来年,就让去广州的商队好好留意留意新的作物,种子什么的,合适的,带回长安来,专门开一块试验田,种着试试。
考虑到环境因素,广州那边也得置办块地,当做试验田。
李复当即将自己的想法跟自家夫人说了说。
“完全没问题啊。”李韶笑道:“好东西越多越好不是。”
“除却家里之外,庄子上还有酒楼呢,酒楼每日那么多往来的商旅客人,也是个挣钱的地,我看了今年酒楼的账本,足足比去年翻了三番呢。”
李复起身,走到墙边的屏风处,屏风上绘制的,是一幅地图。
广州,从广州出海,沿着海岸线往南走,那里,有产量很高的稻子。
这地方,叫占城。
现在,还不是大唐的领土。
心中叹息。
这地方好啊,气候好,适合稻子生长,要不然怎么会有占城稻这样的好东西呢?
而这种好东西如果不归大唐,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这是遗憾呐。
既然是遗憾,那就得补。
这种事,用不着自家商队,只要告诉李二凤,他红着眼,嗷一声就上去了。
不能只让自己心里痒痒不是。
什么时候岭南道能多个安南都护府........
李复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屏风地图上的"林邑"位置,眼神渐渐变得深邃。
“夫人,可知道这个地方?”李复转过头去,看向李韶。
李韶微微颔首。
从小到大在家中,也读过不少书,便是父亲的兵书,也曾阅览过。
那个地方,是林邑。
汉末的时候,东吴的水师,就曾经到达过那里,与林邑有往来,在那个时候,东吴在南海就已经开辟出了一条海上的航道。
卫温、诸葛二将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亶州。
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