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语出《管子·牧民》。什么是牧民?这里的牧民,不是以放牧为生的人。
牧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手拿着棍子驱赶牛羊,其本义是放养牲口,后来引申出统治、管理的意思。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设置官职名为“牧”。东汉末年,刘备曾经担任过益州牧。后来的统治者大概觉得这个官名不太合适,有点把老百姓当畜牲圈养的意思,最后还是弃用了。
牧民这个词,在《管子·牧民》篇中是动宾结构而不是偏正结构,意思是管理民事、统治人民。管子的原意是要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这样才更便于统治和管理。他的出发点还是统治阶层,而不是底层老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千世界众生皆苦,老百姓该怎么办,才能获得幸福和欢乐,求得内心的安宁和富足呢?诸子百家都给不了答案,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关心这个。
牛羊几乎做到了道家要求的极致:无为、不言、不争、不抢、柔弱、善下之、顺其自然,甚至也做到了“有什伯之器不用,至老死不相往来。”但牛羊只能是牛羊,不可能成为天地,也不可能成为圣人。
为什么?
因为大器免成,上天注定,不必强求。
牛羊也几乎做到了儒家要求的极致:温良恭俭让、忠义礼智信。我在这里把仁改成了忠,因为仁是专属于人的品德,不是牛羊的。但是,牛羊还是只能是牛羊,不能变成放牧的人。牛羊要为主人耕田、拉磨,辛勤劳作。它们吃的是草,贡献的是血、是奶、是肉。
为什么?
因为牛羊有儒家之德,却掌握不了经世之术。
道家帮助帝王安稳做王,儒家帮助臣子安心当官,谁来帮助老百姓快快乐乐、踏踏实实地做老百姓呢?佛家。佛家解决不了老百姓的物质问题,但是它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
佛学东传以后,在中国衍生出很多流派。教宗林林总总,教义不一而足,很复杂,一般人搞不懂。
幸运的是,也没必要搞懂。
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吃饱、穿暖,有房子遮风避雨,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人生足矣。简单的要求,最好配以简单的方法。太过于复杂的知识和仪式,老百姓搞不懂,也没兴趣搞懂。
礼佛的方式很简单,四个字:念佛、拜佛。见佛像金身,双掌合十念南无阿弥陀佛,跪下磕三个头,这样就够了,就能得到佛祖和菩萨的保佑,就有机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觉得不够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