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老李,眼光稍微长远一些,主动给黎丰打下手,更将他们李家这么些年积累下来的冶炼和锻造经验,全盘托出,才有了一起发明蓄热炉的事情。
\n
其实李家的先人,也有人看出了炼铁时从炉子里排出的废气,也想过要如何利用,奈何他们没有相关方面的知识积累,因此屡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还因为这事儿死过人,所以最后不得不放弃。
\n
可放弃归放弃,当初的许多尝试和想法,却也记录了下来,代代传承,这些积累如今就成了财富。
\n
在科研的道路上,哪怕是失败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因为能够降低试错成本。
\n
也正是老李的帮助,黎丰才能这么快就研发出蓄热炉的技术,因此第三批次的工士评选名单,给老李一个推荐名额,也算是投桃报李。
\n
这下子,其他老铁匠们可就坐不住了。
\n
如果工匠也可以有梦想,谁又愿意只当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呢?
\n
看到老李马上就要功成名就,他们哪里还想着什么“绝不外传”,现在恨不得把心窝子都掏出来,让黎丰看看,他们也可以谈,也可以爱国。
\n
王景听闻冶金组汇报过来的好消息,立刻丢下手里的事情,亲自过来视察。
\n
铁场里,黎丰和老李,心情激动地站在王景身边,回答他的一些提问:“见过祁侯!”
\n
“免礼,情况如何了?”
\n
王景对冶金技术的发展相当重视,毕竟钢铁的产量和质量可是直接关系到军事实力的强弱的。
\n
黎丰面色激动,当即向王景汇报这一喜讯:“启禀祁侯,冶炼时产生的高温热风会造成熔铁炉的送风口损坏,所以这个地方必须加以保护。”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