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织绫机的改进,只是轻工业的技术改良,提高的只是经济效益。
\n
而冶炼技术的革新,提升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n
老李站在蓄热炉之前,一脸感慨:“虽说没有蓄热炉,也可以炼铁或者炼钢,但是在生产效率上就完全不能相比了。”
\n
黎丰也是表情振奋:“计算过了吗,具体产量提升了多少?”
\n
老李很快找来了几位精通算术的墨家门徒,而带队之人更是杨修这位算学天才,还用了新发明没多久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最后才计算出了比较完整的结果。杨修拿着报告看向黎丰和老李:“恭喜二位,经过测算,你们冶金组研发出来的的蓄热炉,能将送风温度提高到三百多度,同样多的燃料铁,产量却比冷鼓风增加了三倍以上,当真是冠绝当世,纵使欧冶子再世,恐怕也得叫两位一声老师。”
\n
黎丰和老李听到这个结果,都非常激动。
\n
单单是改进蓄热炉,老李就足以参与第三批次的工士评选,而且有很大概率能够选上,这是足以改变他命运的发明!
\n
杨修笑着鼓励道:“继续努力,只要保持这样的势头,冶金小组的诸位日后必定前程似锦。”
\n
“哈哈,那就承你吉言了!”
\n
老李面色通红,显然杨修的这番话让他十分受用,待杨修走后,他便精力旺盛地继续拉着黎丰一起深入研究。
\n
如今的他,已经是食髓知味,只要好好做研究,就算是工匠又如何?
\n
我老李,照样有机会功成名就,光耀李氏门楣!
\n
整个铁场,也都听闻了这个消息,原本有些老铁匠还自以为聪明,守着自己的那一点家底,敝帚自珍,不肯拿出来分享,只想着白嫖一些技术,回去之后拿来当传家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