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其实,对于崔烈此时的心情,蔡邕最能理解,毕竟这样的事情,他以前就遭遇过:“唉,曾经身居高位,如今碾落尘泥,心怀怨愤是也属正常,希望他能看开点吧。”
\n
马日磾衣袖一挥:“算了,不提他,说多了都觉得晦气。”
\n
随后马日磾转移话题,拉着蔡邕开始研究新儒学的事情。
\n
如今儒门分裂已成定局,马日磾还是能够看得清楚形势的,打不过就加入,当年百家争鸣,儒学在诸子之中最初甚至连显学都不是,被兵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和纵横家等强势学派各种吊打,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学结果举步维艰,诸侯对儒术不屑一顾。
\n
难道现在的局势还能比当初更艰难么?
\n
马日磾并不在乎一时的胜败,儒学能够大行其道,自有其可取之处,所以他并不打算与王景对抗,而是准备顺势而为,从中获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n
这,才是一个聪明人真正该做的事情。
\n
哭天抢地,撒泼捣乱,那是蠢货所为,而眼下在洛阳,真正能做主的人,既不是坐在皇宫里的皇帝,也不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而是大势已成的王景。
\n
崔烈看不清形势,还以为拉拢一群乌合之众就能让王景改变心意,当真是愚不可及。
\n
马日磾透过蔡邕,没少接触到来自王景的第一手信息,因此早就分析得出王景的行事风格。
\n
在那看似温良的外表下,王景的强势和霸道,才是本质,他是一个轻易不会改变自己主意的人。
\n
马日磾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才没有跟着崔烈这群老顽固上蹿下跳,否则当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n
司徒府邸,小小的书房里,父子二人相对而坐。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