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反对吧,面对王景这位威势盖过董卓的权臣,马日磾除非嫌命长了,否则哪敢跳出来挡王景的道?
\n
可若是默不作声,对儒门内部也没法交代。
\n
所以马日磾的选择是撂挑子不干,辞职本身就可以有多种解读,对王景,马日磾可以说这是他退让妥协的方式,你这事情我办不了,位置我让出来了,你找个能替你办事的人顶上去吧。
\n
而面对儒门内部的质疑,马日磾也可以说辞职是他对王景的不满和抗议。
\n
反正不管怎么说都可以,最终解释权归马日磾所有,凭借此举,他一下子就抽身事外,风雨尘泥不沾身了。
\n
可见这么多年的官场生涯,马日磾的政治智慧并不低。
\n
反倒是崔烈,看似机关算尽,实际上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还以为王景主持下的朝廷和以前一样。
\n
面对马日磾的摆烂,崔烈无可奈何,其实他也不是没试过竞争太常这个职位,他甚至为此还捏着鼻子去求黄琬,毕竟九卿之一的太常,名义上还是归属于太尉府的管辖范围。
\n
奈何黄琬之前与王景一番交流,也知道了王景欲行此事的决心,因此根本不敢得罪,更不会替崔烈出头。
\n
所以崔烈没得办法,只能今天又来找马日磾。
\n
可话都还未来得及开口,就被马日磾把天给聊死了,最后无奈,只能负气而走。
\n
蔡邕看着崔烈气冲冲离开的模样,有些不忍,回头对马日磾说道:“翁叔,何至于此?崔威考好歹是冀州名士,崔家也是安平郡国望族,你得罪了他,就不怕他以后找你麻烦?”
\n
马日磾对此颇为不屑:“满身铜臭味的东西,我会怕他?”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