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国子监监生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朝鲜、日本、琉球、暹罗等国,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正德以后,国子监的监生数量逐渐减少,南京国子监有1000人左右,北京国子监2000人左右。
国子监的主要课程是儒家的《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御制《大诰》、汉代刘向的《说苑》、书法、数学、射箭等。还有学生修习外语课程的,朱棣在国子监培养了200多名翻译。
监生学习三年后,用积分制的办法计算学习成绩,由初级升入中级,由中级升为高级。一年之内积满八分的算及格,给予出身。不满八分者继续学习。监生修学年限为四年,考试及格后,分配到政府实习吏事,称为历事监生。
历事监生到外地参加清理田赋和修治水利工程,实习期一年,经过所在实习部门考核成绩优良后报吏部候补叙用,差的回监重修。历事制与科举紧密结合,弥补了儒生不习吏事的缺陷,使国子监成为科举取士的重要场所。
国子监学生的待遇比较优厚,朝廷不仅给予衣食,而且免去家庭两个军徭人役,有家庭的,每月还发给约70斤大米的补贴。读书时间长的还有探亲假。国子监纪律严明,如有违纪,轻则杖责,重则充军或杀头示众。喜欢明末风云之天启大帝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