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天启元年11月初8。
大明的行政改革、新政以及新任命的官员正式宣布,《中华时报》《内参》同时昭告天下,大明的行政改革、新政以及新任命的官员尘埃落定。各项政策开始全面执行落实。
各地新任命官员正式走马上任。调整、裁撤的官吏全部到吏部、新锦衣卫报到,接受考核和甄别审查。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忧。
通过大调整,朱由校成功掌控了旧官僚体系的上层建筑,距离彻底掌控基层政权,指日可待。但也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血雨腥风,人头滚滚。朱由校也做好了地主官僚阶级起兵反叛的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天启元年腊月初8。
随着年节的临近,北京城愈发得热闹起来。市井街道上,早已经张灯结彩,人满为患。挑着扁担得小贩们游街串巷得叫卖着,希望能够趁着人多,多赚一点散碎银子,也好来日为家中妻儿换上一身衣裳。
800多国子监监生、翰林院学士以及一批士子,集体到承天门示威,打破了北京城欣欣向荣的繁华。
学生士子们打出清君侧的口号,给天启皇帝身边的大臣们安上了谄媚皇帝、误导天子、祸乱朝纲的罪名,强烈要求严惩这些奸臣、佞臣。
学生士子们一副大义凛然、忠心为国的样子,迷惑了不少人。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分南北两监,各设在南京与北京。
明代国子监学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一是会试落榜的举人,称为举监;二是地方官学选拔的优秀生员,称为贡监;三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及功臣后代,称为荫监;四是缴纳钱物而买到的监生资格,称为例监。
永乐时期,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