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官家也不是全程都充当好好先生——事实上随着钞票的流入市场,且购买力坚挺,很快有人尝试制造假钞。
不过因为制作技术实在伪劣,第一时间就被发现了。
毕竟让公元十二世纪的造假分子模仿现代工艺制品终究还是有点为难人,就算画得很像,颜色近似以假乱真,水印、无荧光纸、凹版印刷技术、光变油墨、衍射图案这些技术对于造假的人而言依然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事实上何铸奉命审讯相关人员的时候差点被气笑了——这些人知道自己做的假钞和真正的钞票差距很大,所以他们没打算在临安使用,而是打算借着商品向外输出的过程中在外地使用钞票,到时候外地人对钞票的认识肯定不如临安人,就可以以假乱真。
而且他们的计划确实有可行性——钞票目前还在试用阶段,对其熟悉的人并不多,大宋朝廷并没有对外宣扬过钞票的防伪标志都有什么(毕竟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如果利用信息差哄骗无知的民众,没准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不过当假钞造好后,造假团伙想要验证下自己的造假技术效果如何,于是拿着去新市买东西。
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挑衅大宋朝廷的权威,而只是单纯因为另一个政策——当初为了让这些钞票流通起来,陈轩建议由官员们首先负责使用——要保证官员们认可这些货币的价值,比如用它们给官员发工资,并且允许官员们去对应的商店买卖东西,甚至允许百姓拿去买,还要保证不缺斤短两,否则就诛九族。
刘禅觉得陈郎君还是有点太凶了,大宋好歹是有《宋刑统》的,后世的郎君们虽然在对待民众的时候一副好心肠,但是一提到反对派就比较暴躁,基本上只有“吊电线杆”、“杀全家”、“诛九族”这几个选项,听一听就好,万万不能真这么执行。
于是在严厉的官方政策约束下,新市的商品质量非常可靠,造假的人拿去新市买东西纯粹就是想占点便宜而已。
然后就被火眼金睛的店家举报,又被闻讯赶来的市卫抓了个正着。
虽然被抓的人试图狡辩说自己也是被骗的受害者,不过他的谎言很快就被戳破——早先还是临安府左右厢公事所过问此事,不过很快就变成了皇城司接手,在皇城司提举的亲自过问下,犯人很快交代了幕后团伙,并呈报刘禅。
刘禅又让大理寺主审,最后牵出一个一百多人的团伙来,这个团伙还跟以前的几起假会子案有关,于是老账新账一起算,主犯“斩于市”,家属连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