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B层的空间更高,每个家庭的标准房从30平扩展到了60平米,层高2.6米。
这里有更好的空气循环系统,配给也更丰富。
墙壁可以自定义调光,卫浴是分离式,甚至连通风口都安装了抗菌过滤膜。
“这是我老公换来的命。”一个年轻女人一边拍着视频一边轻声说,她手上戴着军配发的身份指环,金属质感。
而若再向便是走去,穿过数层电梯加密区,就来到了地下系统的“天花板”S层。
而从D层更外侧延伸出的则是E区、F区,以及更深处不为常人所知的区域。
还有些富裕的家族,比如姜氏、林氏这些联邦豪门,在地下更深的地方,拥有自己的定制大房间。
与普通民众不同,他们的居所更加宽敞,设施也更为奢华完善,甚至还有自己的专用餐厅、健身房和小型影院。
他们的搬迁更像是一场昂贵的假日旅行,而非末日前的躲藏。
这些富豪家庭大都低调行事,不声张却也不掩饰自己的阶级差别,反倒越发让普通民众心照不宣地理解到,哪怕是在末日前夕,阶级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地下居所虽然整齐而井然有序,但人的情绪却是复杂万千的。
有的夫妻为了带哪件物品吵了一整天的架,有的父母却为了孩子装上一整箱巧克力和零食,老奶奶坚持要带上她用了一辈子的缝纫机,年轻的姑娘则偷偷塞了一箱化妆品和香水,房间再小也要精致。
还有一些“艺术家”,竟然带来了全套吉他、电子琴甚至架子鼓,颇为潇洒地布置着自己的地下音乐室,惹得邻居们哀叹“又要准备忍受噪音了”。
“不过好在隔音还很不错。”
也有搬家的网红主播们,用手机拍着视频:“看看我的地下豪宅,这次不用交房贷,感谢联邦!”不过一转头,也会默默叹息,担忧起流量掉了以后该怎么办。
但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热闹。有人一个人孤零零地抱着行李进门,连个陪伴的人都没有,打开灯,屋子里空荡荡的。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开始,心中难免惶恐与悲观:“要是再也出不去了,该怎么办?”
当然,也有人在紧张地囤积物资,疯狂地把一整辆车的大米、食用油、泡面和巧克力都搬进了房间。
还有一个老人,行动迟缓,最后才到达地下入口,手里提着一盆仙人掌,一旁的志愿者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老人却笑了笑:“你们年轻人不懂,仙人掌最好养,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