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齐鲁、淮南、荆南、关中、河北、河东、陇右,便是蜀道艰险之内的蜀中,亦在短短数日内得到了这一惊闻。
\n
鬼王、冥帝二人挟持乱军,勾连禁军,欲以兵变胁迫朱温谋害萧砚,然萧砚提前召河北军南下,先发制人掌控皇城,拥护朱友贞登基,进而再以雷霆当场镇杀一应乱军。
\n
而这场兵乱的罪魁祸首鬼王朱友文,先是从皇城败退,而后来不及勾连禁军入城,便于乱军前伏诛,鬼王死,冥帝欲西逃关中,却同样被萧砚当场镇杀,其麾下玄冥教则由孟婆率领,尽数降伏萧砚。
\n
之后萧砚再以绝对实力拥护朱友贞登基,朱温被迫退位,为萧砚奉于大相国寺。同时,鬼王、冥帝二人之子女后代,尽数被新帝朱友贞诛杀,无一所留。
\n
至于鬼王、冥帝二人党羽,虽被萧砚赦免,然其后这些人马上就以贪官腐吏之罪名被查,三族连坐,家产尽抄,此后本应流放三千里,但新帝登基,故特别开恩,只流放至齐鲁、江陵等军州屯田,为期圆满则可恢复自由身,然子孙三代不可从军、应试。
\n
另卷入乱事协助鬼王之一应禁军将领,东都留守司大小官员军将,除却部分昔日为朝廷大功之人,皆罢官免职,封查家产,或流放辽东,或编管屯田,或刺配为军,新帝开恩,家人不坐,子侄辈不得从军。
\n
此外,改崇政院,恢复枢密院旧称,枢密院兼并兵部,以掌大梁全国军权,萧砚任枢密使兼天策上将,敬翔任同知枢密院事,并颁旨传令,此后宰相不带枢密衔而不得干预军事。
\n
若说朱温退位就已足够让天下人震惊,但知道萧砚的一应官职头衔后,更是被惊的头皮发麻。
\n
天策上将兼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幽州、义昌、义武三镇节度使,天下都招讨……
\n
天下人见到这些头衔差遣,就已然明白,这位在河北大战后似乎就淡了将近一年视野的昔日大梁冠军侯,竟然绕过了诸等大梁有望成为权臣的诸等大将,踏着朱氏宗室的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