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运河受益多少?
主要是,这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不做就不背锅,但他们还是做了。
现在一想,我要做得事还真不少。”
通岭南,早晚都要有人去做。
不把广、泉两州和中原的联系打通,说什么开发南方都是虚的,没有港口,怎么依靠商贸经济起飞?现在大汉用来海贸的港口,还是秦时徐福出海的那道。
见陛下不语,二臣以为惹陛下生气了,刘屈氂试探开口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陛下所想,微臣现在思来极有道理,”说着,在堪舆图上虚画起来,“若此二地都能开港,则海贸周转更速...”刘屈氂说着说着,更相信若能开港,此二地借助海贸如虎添翼,
问题是...开不了港啊!
地利是占优,人和一点没有,此二地真正下沉治理太过麻烦,本地人离群索居,中原人又不爱移民,
听着刘屈氂的回补之词,刘据道:“好处朕都是知道的,你们只说难处就是,听你们一说,朕得思路也开阔不少。”
闻言,刘屈氂恍然,
陛下也不是听不进忠言的皇帝,我在这说什么呢,陛下提出此事,还能看不出这两地好?
金日磾在旁沉默,若有所思望着堪舆图,越看越觉得此二地不凡,以前总先入为主想着番禺、百越不好,自然哪哪都不好,可代入港口发展的角度客观来看....好,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
只是,如何通开?
就算真有办法通开了,码头、桥梁、仓储都是要新设的。
问题又绕回了原处,
人,从哪来?
刘屈氂思考片刻,对答如流,
“自上三代起,一直用得是和睦百越的治法,以越人治越,陛下为太子时上谏,改土归流,近几年是做得不错,又归置其为郡县,但就算不错,也难以与中原比较....”
卫伉在旁默默听着,
想着阿翁也说过此事,百越难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兵锋很难到达,若能通路,改土归流可事半功倍,而这几年做得,只算不温不火,到处都是阻挠。
就算打散分治,也难。因汉人到百越,一眼就会被本地人看出穿着不同、语言不同、长相不同,肯定是自己人更信任自己人,对外来人有天然的敌意,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困难。
“微臣以为,一时之间,此地难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