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学习更精深的理论(高等数学、材料学、力学、化学原理),探索改进现有工艺,优化流程,提升品质效率,甚至…”
裴徽的声音带上一丝神秘与期待,“研发那些朕偶尔提及的‘新奇之物’的原理!将天马行空的想象,逐步转化为可实现的图纸和样品!”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罗晓宁和身后默默跟随、同样竖起耳朵倾听的赵景前等大匠能消化这前所未有的构想。
通道前方豁然开朗,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巨大的钢铁冶炼区出现在眼前,数座新式高炉如同沉默的巨人矗立着,炉火映红了半边天,铁水奔流的声音如同地脉的咆哮。
裴徽的声音在这工业的交响中继续响起,清晰而坚定:
“关于晋升与出路,朕也已思虑周全:识字班中,资质优秀、悟性高、学习刻苦者,经考核通过,可升入技术班深造。”
“技术班中,通过严格考核(理论笔试 + 实践操作双重考核)合格者,可升入科研班,成为重点培养的精英。”
“科研班毕业者,直接授予高级匠师资格!俸禄、地位,皆可比拟朝廷技术官员!”
“识字班中资质稍逊,但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者,完成学业后,直接分配到各个作坊成为正式学徒工,起点高于普通学徒,晋升更快。”
“技术班毕业考核合格者,则直接成为初级匠师!无需再从学徒做起,可独当一面,承担重要工序!”
“至于谁来教?”裴徽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罗晓宁,最后落在身后一直沉默却听得心潮澎湃的赵景前等几位大匠身上,“教师来源,朕有三策。”
“其一,理论之师:从现有的兵器研究司、格物院抽调精通算学、格物、绘图的人才,担任‘教授’或‘博士’,专门负责识字班和技术班的理论课程讲授。务必深入浅出,联系实际。”
“其二,实践之魂:也是最重要的!”
裴徽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无比的郑重,“从你们这些顶尖的大匠师中选拔!比如赵大匠这样经验极其丰富、技艺炉火纯青、对材料火候把握已入化境的老师傅!”
他直接点名赵景前,赵景前身体猛地一震,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激动与难以置信的光芒。“让他们去技术班甚至科研班担任‘实践教习’或‘客座教授’!专门传授最核心、最精妙的实践技艺,手把手教导操作诀窍,现场讲解生产中的疑难杂症,严格把关工艺标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