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代社会那套经过千锤百炼的职业教育体系,其核心理念——系统学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标准化培养流程——完全可以在这个时代,结合大唐的实情,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很简单,”裴徽不再停留,迈开步伐继续前行,铿锵的脚步声在通道中回荡,他的声音也随之变得清晰有力,条理分明,如同在勾勒一幅宏伟的蓝图,“首先,广开大门!面向全国各道州县,不拘一格降人才!招收十四岁到二十四岁的青少年。”
“不论出身是农家子、小商贩、匠户子弟,甚至流民孤儿,只要身家清白、体格健壮、心智健全、愿意学手艺、肯吃苦,皆可报名!入学后,实行半工半读!一边在作坊里亲身实践,从最基础的活儿做起,感受火的热度,铁的重量;一边在学堂里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边走边说,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令人信服的逻辑:
“这学校本身,可按学习内容和进度,清晰划分为三级,层层递进。”
“第一级,识字班(或称‘基础学堂’):这是根基!主要教授识字常用千字,工坊术语)、基础算学(算术、几何初步、简易测量)、以及简单的格物(物理)常识(如力、热、杠杆、滑轮等)。”
“不懂文字算学,日后如何看懂图纸?如何理解工艺原理?如何记录数据?此乃工匠之眼,不可不学!此阶段实践以观摩和简单辅助操作为主。”
”第二级,技术班(或称‘匠作学堂’):在识字班扎实的基础上,深入教授各类具体工艺的技术原理、材料特性、工具使用、标准规范、图纸识别与绘制。比如,”
裴徽目光扫过通道旁堆放的一些矿石样品,“炼钢时,为何要控制炉温?不同温度下铁碳变化如何?焦炭与矿石配比的道理何在?锻打时,锤击的力度、角度、频率如何影响金属内部结构?木工榫卯为何坚固?火药配比为何失之毫厘便差之千里?”
“这些,都要讲清背后的‘所以然’!这个阶段,实践操作会占更大比重,学生将在有经验的匠师指导下,开始真正上手参与核心工序。”
“第三级,科研班(或称‘格物精研堂’):此乃最高殿堂!选拔技术班中天资卓越、悟性极高、肯钻研的佼佼者,同时,也从现有的兵器研究司和天工之城的顶尖大匠师中,选拔那些有潜质、不满足于现状、渴望突破的人才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