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虽说只是最为低微的记名弟子,徐寿延亦有资格与正式弟子一般参与“道考”。
\n
所谓道考,便是考修道者对其基础知识的掌握,修行并非轻松运功就能得道飞升,行气稍有差池,动辄便是走火入魔,穴窍略一记错,须臾便是身死道消。
\n
武道修行尚有余地,练急切些倒也不至于暴毙而死,玄道修行却半点马虎不得。
\n
道书上血淋淋的案例有言,世间修道者,练功把自己练死的,远甚于斗法死伤。
\n
在废寝忘食参习多年修道基础学识后,徐寿延道考勉强通过,也被传授了基本的入道功法——《太上感气篇》。
\n
此篇法门乃是世间最广为流传的入道真功,正所谓千丈高楼起于垒土,无论是玄门大派,还是似徐寿延所在道观这般的小门小派,入道都绕不开这门玄功。
\n
世间修道真功百齐放,彼此之间犹若云泥,但万法归流,其源头却是难分高下。
\n
太上感气篇已是世间一等一的入道法门,也只有将这门玄功练好了,才有资格谈论真正的道途。
\n
它并不能指明修行者如何炼化元真,而是教其开脉辟穴,洗经伐髓,贯通“天人之桥”,为后续的修行奠定基础。
\n
徐寿延开始开脉辟穴的修行。
\n
轮回印轻轻转动,将这段修行岁月揭过。
\n
山中无甲子,不知多少年岁过去,徐寿延一袭道袍,已是中年之相。
\n
或许是其修道之心甚坚,修行甚勤,徐寿延终是在自己不惑之年艰难贯通了天人桥,正式踏入修行之道。
\n
观中师长亦是啧啧称奇。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