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铭闻言,缓缓站起身。
\n
斟酌片刻后,才小心谨慎问道:“陛下,给刘三炮的译本臣也看了几本,届是有他山之石,为何不直接再印刷一份给学院的学生借阅?”
\n
只见皇帝突然将书本合上,没头没尾来了一句:“果真只是他山之石吗?”
\n
李诚铭沉默片刻。
\n
最后还是答道:“或有金玉良言,臣看不懂。”
\n
朱翊钧失笑,看不懂就是最大的看懂。
\n
他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接着方才李诚铭的问题,答道:“你是七窍通了一窍,才能视若平常书籍。”
\n
“若是七窍不通的人看了,不是弃之如敝履,就是直接殇了。”
\n
“够到门槛再看这些东西,才能化为己用,推陈出新。”
\n
最重要的还是心窍。
\n
奔着求知去看这些东西,那才叫他山之石。
\n
启蒙启蒙,哪里能尽靠填鸭硬塞,底子里的本色不改换,看多了反而有害无益。
\n
为什么只有刘三炮可以看?
\n
因为他真正开始思考物质世界的事情了!
\n
虽然很简陋的思考,虽然是拙劣的总结,错漏更是比比皆是,但这才是开了心窍的标志!
\n
这是很重要的前提。
\n
朱翊钧要的就是这种开了心窍的学生,而不是通读译本的学术裁缝。
\n
大明朝亟需搞科学东西来救命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