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好了。
\n
顾宪成再度将邸报拿在手里:“明年开始,湖广、山东、河南、陕西也要开始考成了,届时补发的俸禄恐怕还要再翻一倍,只盼陛下不要半途而废。”
\n
孙继皋摇了摇头:“这都是历代先帝们欠下的,要是往年都准时发俸,哪能欠这么多?现在却是后人来还债了,哪怕陛下明年不出这个钱了,也不失为仁德之君。”
\n
虽然对官吏被欠薪这种事很共情,但以往皇帝下限太低了,孙继皋自动调低了期望。
\n
顾宪成点了点头,不再细想以后的事。
\n
他转而若有所思道:“说起来,这批官员领到俸禄后,恐怕会有不少指着俸禄过活的官吏,翘首以待考成法。”
\n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举德政,无形中减小了不少阻力。
\n
孙继皋对此,也颇为认同:“所以才说陛下仁德。”
\n
不过他还是对另外的事颇有微词,话锋一转感慨道:“陛下别的都好,就是在屠羲英和王家屏的事情上,好恶太过明显了。”
\n
“人君好恶,不可令人窥测,恐奸人得以附会。当如天之监人,善恶皆所自取,然后诛赏随之,则功罪皆得其实矣。”
\n
在孙继皋看来,君主的好恶一旦显露便会产生极大影响。
\n
尤其那些投君主之所好的小人,严重一些的,甚至会导致朝廷大政出现偏颇。
\n
皇帝最不该做的事,就是明确说出某某哪里做得好,哪里做的不好,以此加以呵斥或是夸赞。
\n
反而应该隐匿臣下所为,只加以赏罚。
\n
呵斥一个屠羲英,使其落了颜面,不得不致仕返乡,是否惩戒过重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