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六县之间闹得厉害,除了利益分配上,廓清这些细枝末节也很重要。
\n
帅嘉谟许是上访经历的风雨多了,此时帝威加身,并未显得如何慌乱:“此事不过机缘巧合,帅爷容草民详禀!”
\n
“草民自小便喜爱数字条目,当初从军时,草民就兼着记账的差使。”
\n
“期满返乡后依旧手痒不减,草民便会在闲暇时,出入府县衙门,翻阅税粮、户籍、公函、申文等各项案牍。”
\n
“也是过了好些年头,才无意中发现丝绢税项的蹊跷!”
\n
“此事要从吴二年,乙巳改科说起……”
\n
朱翊钧看着帅嘉谟侃侃而谈,心中颇为感慨。
\n
所谓管中窥豹。
\n
正儿八经新安卫军户出身的赤民,没有家世,也不是士人,却有这等谈吐。
\n
乃至其人翻阅税粮户籍案卷之事,也令人动容。
\n
吴二年是什么时候?是元朝还未倾塌的至正二十五年!也就是两百一十六年前!
\n
这意味着,大明朝的基层组织,徽州府歙县衙馆,到现在都还妥善保管着二百年前,大明朝甚至还没建国时的税粮、户籍、公函、申文等各项档案。
\n
不仅如此。
\n
衙门案馆敞开大门,开放给一介连学生都不是的区区草民自由出入,对这些档案翻阅抄录、调取勘合。
\n
所谓时代风貌,所谓国力,也算是细微之处见真章了。
\n
“……草民才确认,当初徽州府六县欠的夏税,以丝绢的税项,落到了歙县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