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可不像是后世本科遍地走的大学生,那是真正的人中龙凤。
\n
更不要说,如今民国整体的识字率低得可怜,有些人想要读报,甚至需要找专门的先生念出来。
\n
可没有想到竟然闹出这样的阵仗。
\n
既然读者有要求,包国维也自然是无所谓,当即同意《宏观经济学》紧急加印。
\n
这份热潮很快就传遍到了华北各个大城市,甚至一直到了沪市等南方城市。
\n
包国维的影响力,在如今的民国是难以想象的。
\n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还是无意,国府似乎是为了压下民众反曰的情绪,竟然也大力支持这本书以及相关知识的传播。
\n
又或许是国府进行审查的人,根本不懂得经济学,不知道《宏观经济学》其中的许多内容,归根结底还是反独裁反国府的。
\n
当然,以经济学理论在如今国府的传播程度,让他们看懂实在是有点为难了。
\n
不少报纸还打出了标题,高度赞誉包国维相关理论的横空出世以及这部书籍的出版。
\n
《时报》作为包国维的马仔,自然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出了一个专刊,专门写道。
\n
《秉文先生助力北大,宏观经济横空出世!》
\n
内容之中悉数包国维在经济理论学界的地位。
\n
实际上,根本不用《时报》吹嘘,不少出过国的学者,早就知道包国维在国外经济界的地位。
\n
几个月前,包国维收到英国政府顾问的邀约,其头条新闻还历历在目呢!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